工业增长与项目投资双提升
佳木斯振兴发展 澎湃新动能
2025-08-16 09:18:3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双 王茹茹 刘大泳 宋洋

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操作者使用KDK吊车进行装配。

俄罗斯纯天然蜂蜜跨越5500公里抵达同江。

工人在车间作业。

□文/吴双 王茹茹 本报记者 刘大泳 摄/宋洋

全市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480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较去年同比增长19%;携手省交通投资集团举行佳木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龙江交投佳木斯国际物流港推介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探索物流产业发展新路径……今年,佳木斯市振兴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期中答卷”。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年初以来,佳木斯市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以打造“五大能级载体”为支撑,着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高质量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

走进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在高压数字化装配车间内,多种类型的智能无人化运输和装配加工设备,正通过重载智能运输车把装好的定子、转子运输到自动合装机上;全自动合装机利用2D视觉识别、激光红外等技术进行智能检测,对YJKK系列新1级能效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合装。

“现在车间操作工人只需在触摸屏上输入指令,那些以往繁琐的流程便全都交由自动化设备来完成,真正实现了电机装配产能、效率、质量三提升。”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历锐介绍。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佳木斯市聚焦智能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

黑龙江北大荒垦征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喂入量达13kg/s的智能化谷物联合收获机,突破双纵轴流脱粒分离、区段+静液压无级变速、CAN总线通信等关键技术;黑龙江省桦川县付士米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精炼米糠油项目建成投产,推动米糠加工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延伸,助力水稻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佳木斯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4.1亿元,同比增长32.8%。

“项目为王” 量质齐升

项目投资量质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动能。佳木斯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招商引资对接国内企业27家,签约项目3个;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考察,促成7个跨境合作意向。全市重点推进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其中战略性新兴领域项目24个,占比51.1%,较去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1至6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7%,连续3个月位列全省第一。

工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三农”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佳木斯市不断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富锦、桦南推进玉米精深加工全链条升级,汤原、桦川突破智能农机关键技术,同江、抚远构建跨境加工体系。截至6月底,全市6个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汤原县、抚远市增速超40%。上半年县域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66.2%,较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

做优物流 激发活力

近日,两辆满载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优质蜂蜜的跨境运输车辆顺利抵达同江水运口岸东部作业区。这批总重40吨、货值200万元的纯天然蜂蜜,跨越5500公里,在同江海关、边检等联检部门的高效协作下快速完成通关。

俄罗斯司机苏杜尔说:“我们阿尔泰盛产蜂蜜,这是我第一次驾驶5500公里往中国拉蜂蜜,中国口岸联检速度很快,我感觉一切都非常好、非常愉快。”

近年来,同江市通过打造跨境电商平台、线下展销中心等渠道,将俄罗斯蜂蜜、冰激凌、面粉、酒等特色产品引入国内,为两国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江市的跨境贸易发展,离不开佳木斯市深入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号先导工程”主线任务的强力牵动。

佳木斯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对外联通国际,拥有7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内畅通全国,最快2小时到达北京、3小时可达上海、4小时可达深圳和西安;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接驳南北、通达四海……

当前,佳木斯市致力构建交通路网新格局,大力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既有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加快佳同铁路扩能改造、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提速佳木斯机场改扩建;致力打造物流平台新高地,完善物流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培育引进优强物流经营主体,以数智技术赋能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致力塑造枢纽经济新引擎,优化物流通道沿线产业布局,拓展集大宗商品采购、加工、分销、出口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加快形成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生态。

未来,佳木斯市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接续奋斗、苦干实干,扎实做好下半年全市重点工作,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张向晖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