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大豆收获现场。本报记者 孙昊摄
本报讯(梁辰 张霞 王阿莹 记者孙昊)今年,齐齐哈尔市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四个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重点做好粮食生产和扩种大豆工作,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尤其在当前的秋收关键期,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全市秋粮收获任务已完成过半。
农情统计显示,今年4至5月份,齐齐哈尔市总体气温偏低、降水偏多,致使大部分区域春播略晚于去年。5至6月份,出现低温、少雨、寡照天气,导致作物生育进程较常年晚3至5天,但进入7月份后,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光照充足,良好的气温、光照,加速了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育进程。
秋收启动前夕,各县(市)区对所辖地块进行全面调查,依据各地块作物的长势和成熟度,明确各区域、各作物的收获时间、收获方式。同时,农业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加强会商,及时发布秋收天气预报,研判气象灾害发生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农民规避风险,各地也积极协调本地的粮库、粮食收储企业、合作社等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代烘、代储等业务,确保农民收得多、储得好、卖得出。
自收获季到来后,全市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做到人歇车不歇,加快机收进度,提高机收质量,减少机收损失。其中,在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调集履带式收割机或者对现有收割机进行适当改装,及时抢收;在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或局部倒伏地块,组织动员人工收获,确保应收尽收、早收快收。截至10月12日,全市旱田作物中,玉米已完成收获比例25.02%、大豆已完成收获比例84.95%、杂粮杂豆已完成收获比例95.88%、薯类和小麦已完成收获比例100%;水田已完成收获比例50.33%。全市粮食作物已完成收获占比51.26%,整体进度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