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钢锭照亮车间穹顶,水压机声震彻十里厂房。进入四季度收官冲刺的关键节点,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各生产车间火力全开。从万吨水压机的轰鸣锻造到精密装配的毫米较量,从技术攻坚的深夜灯火到班组轮班的接续奋战,中国一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工期,用实干笃行书写年末答卷,“大国重器”的生产热潮在龙江大地上持续涌动。

锻造车间内火红的锻件
在锻造车间,15000吨水压机如钢铁巨人般矗立,207吨重的低压转子锻件正经历关键的“压实火次”工序。通红的钢锭从1200℃以上的加热炉中缓缓移出,在巨大的压力下如“揉面”般反复锻压。“这是哈尔滨汽轮机厂定制的核心部件,对材质纯度和尺寸精度要求极高,单件从钢锭入炉到锻后热处理,锻造全程需要10天左右,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锻造车间技术办副主任王利忠介绍,为抢抓工期,车间实行24小时不间断生产模式,三个班组轮班倒,水压机日均完成20火次以上锻造。

即将通过水压机进行锻造的锻件
在锻造车间放眼望去,16台加热炉与2台水压机高效联动,20余件在制锻件按节点有序推进。每一件“工业筋骨”都要经过镦粗、拔长等多道锻造工艺,再通过超声波探伤、磁粉检测等严格检验,确保无任何内部缺陷。
与锻造车间的火热氛围相呼应,装配车间内一派精益求精的繁忙景象。太钢1780、鞍山福瑞特1450等多台轧机同步推进装配,巨大的机架整齐排列,工人师傅们身着工装,手持扭矩扳手精准紧固每一颗螺栓,技术人员则用三维扫描仪实时检测装配精度。

装配车间内工人正在作业
振石2250粗轧机的装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近340吨重的单片轧机在天车的牵引下缓缓就位,工人师傅们站在操作平台上进行装配。“这台轧机是客户定制的高端设备,对轧机机架的精度要求极为严格,在14米范围内,平面度、垂直度和平行度等各项公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以内。”重装厂技术人员洪嵩源说,目前我们按节点稳步推进装配进度,5-6人一组实行精细化作业,已完成整体框架组装,正在进行液压系统调试。

生产车间内焊花四射
冲刺路上,中国一重以“满弓”状态破解难题、凝聚合力。从核电领域的关键部件到钢铁行业的重型装备,这些“大国重器”的每一次锻压、每一次装配,都凝聚着一重人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智慧。接下来,中国一重将持续保持冲刺姿态,全力以赴打好年末收官战,为龙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优异成绩践行“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的使命担当。
文/记者 孙铭阳 摄/记者 张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