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十四五·蝶变
筑区域医疗新高地 做百姓健康“硬医靠”
大庆油田总医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11-28 09:26: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华妍 刘楠 李民峰

大庆油田总医院。

引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标志着医院的外科手术正式迈入“精准微创”时代。

医院门诊部特别推出“一对一”全程助老服务,专人引导、助老就医。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40年后续随访研究启动会现场。

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家组赴医院调研,助力区域高级卒中中心建设。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李华妍 本报记者 刘楠 李民峰

龙江大地,大庆热土。这里不仅为共和国贡献着澎湃的工业血液,更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中不断攀越新的高峰。

始建于1960年的大庆油田总医院,在“十四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建设高水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在省卫生健康委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凭借强大的区域辐射力和专科引领力,在区域医疗格局中实现了深刻转型与跨越提升,肩负起区域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的重要使命,成为推动龙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坚强支撑。

党建引领 把舵定向擘画新蓝图

事业发展,根本在党。大庆油田总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把稳方向盘。

顶层设计,把准发展方向。建设高水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离不开科学战略指引。“十四五”开局,医院党委便以全局视野谋划未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做大庆百姓信赖的‘大医院’,更要争当龙江西部乃至全省医疗行业的排头兵。”这一战略定位,源于对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深刻把握。作为区域龙头医院,医院党委主动将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助力健康龙江建设作为己任,科学制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与提质增效”为双轮驱动的宏伟蓝图,并细化为12项重点任务,推动医院从“服务本地”向“区域协同”深刻转变。

筑强堡垒,夯实组织根基。医院党委坚持“支部建在科室上”,推动党的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深度融合。通过深入开展“一支一品”党建品牌创建,积极培育“双带头人”,深入推行党支部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创新开展“党建四联”工作模式,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普遍增强,服务患者的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保障任务等各类急难险重工作中,党支部迅速响应,带领广大职工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优势。

凝聚人心,锻造过硬队伍。医院党委坚持以共同愿景凝聚人、以先进文化塑造人,大力弘扬“精医重德 博爱奋进”的医院精神,深入挖掘“名医、名护、名师”典型,让“比学赶超”蔚然成风。五年来,共有18个集体、166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医院先后荣获“省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省暖心医疗服务优秀医院”“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等称号,展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向新而行,提质奋进。带着思考、带着使命与担当,医院锐意向前,用实绩交出亮眼答卷:连续两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B++级,跃居全国医院500强,走出了一条具有总院特色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展之路。

学科立院 构筑医疗救治新高地

“之前做放疗要跑外地,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水准的治疗!”来自林甸县的许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从“跋涉求医”到“家门口诊治”,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医院“十四五”以来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推动技术突破普惠于民的具体实践。

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最终都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医靠”。

专科集群,筑起健康屏障。五年来,医院坚持以“重点扶持、集群发展”为路径,成功打造出全市最齐全、规格最高的重点学科群。现拥有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4个市级重点专科,形成了以肿瘤、儿科、心血管等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实现了大庆市综合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这不仅是数量的积累,更是能力的质变。在这里,肿瘤患者能获得多学科专家围绕一人的“一站式”诊疗;危重新生儿可在区域性救治中心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一个覆盖主要病种、贯通诊疗全程的现代化医疗保障体系已然成型。

平台提能,夯实发展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普通外科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乳腺癌规范诊疗质控试点中心、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一批“国字号”与高水平平台相继落地生根,为疑难重症救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以此为枢纽,一张覆盖区域、畅通高效的急救网络迅速铺开。2025年11月5日凌晨,医院胸痛中心上演“生死时速”:一名急性心梗患者通过绿色通道,从入院到血管开通仅用时65分钟,远低于国家90分钟标准;与此同时,卒中中心实现DNT(Door-to-Needle Time,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中位数22.5分钟的突破,每一次与死神的成功赛跑,都为患者及其家庭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未来。

尖端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龙江西部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这里“安家”,三年累计完成600余例高难度手术,引领区域外科进入“精准微创”新时代。心脏外科直视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人工肝支持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相继实现重大突破,全省首例胃转流支架植入术、大庆首例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从“不能治”到“治得好”,这些“从无到有”的突破,瞄准百姓健康所需,为无数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五年来,随着四级手术占比、CMI 值(病例组合指数)等关键质量指标持续攀升,大庆油田总医院对区域疑难危重症的“兜底”能力得到有力印证,在构筑区域医疗技术高地的征程上步履铿锵。

人才兴院 激活跨越发展新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大庆油田总医院历经65载风雨征程,正是一代代名医专家的深耕与突破,铸就了百姓心中“信得过”的医疗品牌。“十四五”期间,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精准引育,厚植人才沃土。医院立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需要,完善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引进医疗卫生人才434人;实施“百名人才培养计划”,外派骨干进修198人次;近三年选拔141名骨干充实管理岗位,构建起“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如今,医院已汇聚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梯队:其中,85人具有海外深造背景;34人跻身国家一级学会委员、理事;21人担任省级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48人担纲市级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三级的学术影响力网络。

系统培养,锻造骨干力量。“入职第二年就加入达芬奇手术团队,这样的平台很难得。”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的刘勇博士道出了许多青年才俊的心声。医院创新实施“青苗计划”,通过定期举办青年外科医师病例分析大赛、青年职工综合能力竞赛等“以赛促学”活动,让年轻医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实现从“会看病”到“能攻关”的跨越。

科学励才,激发奋斗热情。医院构建全方位激励机制:政治上关心人才,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机制;职业发展上畅通“临床—教学—科研—管理”晋升通道;薪酬待遇上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持续开展的“百名总院之星”评选,让每一分付出都得到尊重。“我们要让优秀人才在这里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医院党委书记表示。

人才的集聚与成长,最终转化为丰硕的科研与临床成果。“十四五”期间,医院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科研、省自然基金、优青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及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160余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省卫生健康委新技术应用奖、省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140项。《糖尿病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研究》课题成功入选国家科研项目,作为全省唯一获此立项的单位,科研实力获得国家级认可。尤其引以为傲的是,享誉世界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持续深化,其“子代研究”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使医院在慢病防控领域站上国际前沿。

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加速成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持续涌现,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了最坚实的智慧支撑。

管理强院 树立现代医院新标杆

管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更是建设高水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压舱石”。“十四五”期间,大庆油田总医院紧扣“体制转型、机制转换、管理转轨、思想转变”,构建起权责清晰、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制度先行,构建科学治理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院从制度入手,夯实管理根基。修订完善《医院章程》,明确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机制,细化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健全“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清晰划分党委与行政决策边界,确保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聚焦运营管理全流程,出台招标采购、财务管控、物资设备管理等20余项制度,成立审计、法务、行风监督等专职部门,对重点环节、关键岗位实行全链条监督。

这一系列制度创新,让医院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制度驱动”,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入科学规范轨道。

质量为核,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更是百姓信赖的根本。”医院始终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置于管理核心位置,通过“院科两级质控体系”实现全流程管控。在技术准入上,建立“准入—评估—监管”全周期机制,确保每一项技术应用都经得起检验;在患者安全上,全面落实手术安全核查、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协作(MDT)等制度,重点推进快速康复外科(ERAS)建设,持续优化医疗质量核心指标,以过硬质量筑牢医疗安全屏障。

精细赋能,提升运营服务效能。“向精细要效能,向细节要品质。”医院将“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理念融入管理每一个环节。在流程优化上,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实现服务“线上化”,门诊预约时间精确至24分钟内;在资源配置上,建立科室运营分析机制,对设备使用、药品消耗等数据实时监控,医疗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考核评价上,形成“质量+效率+服务”多维度考核,构建“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严格、持续改进”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从制度完善到质量严控、精细管理,大庆油田总医院以“管理强院”战略为抓手,不仅实现了自身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的跨越式提升,更为龙江西部医疗高地崛起写下了生动注脚。

品牌塑院 彰显大医为民新温度

赤诚服务,把“患者至上”写进细节。大庆油田总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有温度、有品质、有效率、有担当的医疗服务品牌。

环境优化,提升就医体验。2024年8月,随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新门诊医技楼的正式启用,医院硬件设施实现跨越式升级。候诊区宽敞明亮,导视系统清晰明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人性化空间,处处体现着对患者的关怀。科学优化流程,率先在全省推行“诊疗单元”新模式,打破传统内、外科界限,打造消化疾病、神经及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肿瘤、妇产、儿科、骨科、康复医学八大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集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就医流程更加顺畅、患者体验更加舒心。

模式创新,重塑服务流程。“在这里,不是我一个一个去敲医生的门,而是所有专家坐在一起为我想办法。”在黑龙江省首家医学减重中心MDT(多学科协作)诊室,一位患者的感慨道出了医院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

2024年,医院启动“门诊优质服务年”,以20项实招硬招破解就医难题,将“院前无阻、院中无虑、院后无忧”的服务理念融入诊疗全流程。其中,开展301种日间手术,让患者“周五手术、周一返岗”成为现实;皮肤科、口腔科、部分医技检查“延时服务”,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一对一”助老陪诊温暖了患者的心;22支MDT团队让“专家围着病人转”成为常态;智慧医院建设、“云影像”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一桩桩暖心举措,一件件便民实事,让“患者至上”在服务中可感、在细节中可见、在温度中可期。

资源下沉,展现区域担当。每个月,名医妇产科专家徐志文都会驱车百里,从大庆油田总医院赶到肇源县人民医院的“名医工作室”。诊室外,从十里八乡赶来的患者早已排起长队。这是医院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作用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医院依托19家医联体单位、4个名医工作室、50个专科联盟,以及对嫩江市、依安县、萝北县医院的组团式支援,将三甲医院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源源不断输送至基层。“下沉不只是看病,更要带徒,帮基层医院提能力。”这种“造血式”帮扶让基层医院实现了“从会看常见病到能治急重症”的跨越性提升。

从“一峰独秀”到“群山巍峨”,大庆油田总医院将崇高使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助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档升级”,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回望“十四五”,大庆油田总医院以奋进之笔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展望新征程,大庆油田总医院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更高水平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迈进,为守护龙江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更多的“总院力量”!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