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时节 龙江欢歌
2023-09-23 23:23:23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玉玺

金秋9月,龙江大地金黄遍野,一台台现代化农机在田间忙碌收割,颗粒饱满的谷物尽收粮仓,呈现着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23日是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祖国东极,佳木斯市抚远市,一场热闹、喜庆、欢快的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会场活动正在进行。

undefined

开幕式现场

为什么选择抚远市?

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抚远市拥有500万亩种植面积,40亿斤的粮食产量,奠定了现代农业的基石;拥有85万千瓦的现代农机,农业数字化平台,形成了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拥有300万吨的仓储和50万吨的农产品加工能力,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23日上午,一首饱含丰收喜悦的《丰收欢歌》拉开了全场活动的帷幕。伴随着歌声,农民趣味运动会、非遗文化展示、网红直播带货等各项活动也同步火热进行,呈现出一场“有创意、有内涵、有特色、有热度”的农民节日盛会。

抚远市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孕育出了赫哲文化。走进活动现场,随处可见穿着赫哲族服饰的农民朋友,他们在舞台上表演赫哲歌舞,歌声响亮,舞步律动;他们在非遗文化展示区,向前来参观的嘉宾热情地介绍着鱼皮衣、鱼皮画;他们在运动会中,比拼着具有赫哲特色的顶杠运动。欢声笑语间,可以真切体会到“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的热烈氛围。

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体育赛事——满载而归

“能在家门口举办丰收节,和各个乡镇的朋友一同比赛,我们大家都非常开心!”来自抚远市鸭南乡的运动会参赛者郭铁说。

“赫哲族的鱼皮技艺历史非常悠久,我们制作一件工艺品,从设计、选材再到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希望通过丰收节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这项美丽的技艺。”赫哲族国家级鱼皮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同华说。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会场活动更加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各类活动贴近“三农”工作实际,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着眼于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一方面在农民,另一方面在丰收。

“2023年中国丰收节黑龙江省集中开镰仪式启动!”活动中随着一声号令,玖成合作社在内的全省124处开镰现场同步开镰。视频画面中,全省各地的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里开始作业,一幅关于秋收的喜悦画卷正在田野间绘就。

在活动现场,有不少农产品相关的展区。来自全省各地的黑土优品展区成为一大亮点,为此次参会的嘉宾展示着我省最优良、最绿色的农产品。

农业机械展区

今年,抚远市通源水稻农民合作社的5款产品入驻黑土优品,董事长徐永金介绍着此次展出的米产品:“我们合作社种植的大米、小米都富含硒元素,营养十分丰富。我希望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及黑土优品的平台,让我们好的农产品端向全国人民的饭桌上。”

我省作为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除了大力发展传统农业,还积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通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这一成果在展区里能够找到答案:在佳木斯产品展区,抚远市韩葱沟镇副镇长王娟正在推荐镇里生产的林下鹅产品。“我们的鹅都是在果树地里养的,这些鹅能吃掉果树附近的杂草,产生的有机肥还能帮助果树生长。我们实现了林上有果,林下有鹅,两个产业一同发展!”王娟说。

让产品能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除了靠自身品质过硬,还要打响品牌知名度。在此次活动的直播区,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齐聚于此,在直播间里不余遗力地推销着佳木斯、抚远的农产品。

黑龙江小康龙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雪介绍:“我们这次带来了5个主播,总粉丝量超过800万,在直播间带货11款农产品,比如鱼、鲜食玉米、豆浆粉、大米等。我们希望借助网红的影响力进一步宣传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的活动,也希望通过直播带货帮助佳木斯、抚远的优秀农产品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

2018年9月,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望着广袤无垠的稻田,总书记深情地说:“这个地方看不够,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农业发展的高度肯定,也是一直以来我省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努力的初心和方向。

值此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用丰收的田野再一次回应了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也是近年来黑龙江着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记者:吴玉玺;摄影:郭俊峰 张春雷;视频:郭俊峰 张春雷

编辑:王戈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