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传承创新的策略及路径
2025-03-13 09:04:2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丹 胡小红

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坚守核心价值,又要勇于创新。在多元文化交融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思政教育需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为适应青年学生特点与时代需求,教育内容与方式必须不断创新,如融合新媒体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法,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高校思政教育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承

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承,关键在于坚守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导向与教育理念。首先,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学生指明政治方向,培养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其次,思政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与思想动态,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让思政教育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最后,实践性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这一系列守正举措,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明确的教育目的与科学的教育内容上。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助力大学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例如,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借助详实的历史资料与鲜活的当代案例,剖析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指导性,进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思政教育着重于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创新精神及提升实践能力。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该项目鼓励学子深入基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之中,在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

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以下是具体的创新策略:

推动思政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革新。高校思政教育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吸纳最新的政治理论成果与时事焦点,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在线互动等新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些创新方法不仅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还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样重要。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在线互动等新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些创新的教学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

利用新媒体拓展思政教育渠道。新媒体的兴起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高校可开发专属的思政教育APP,整合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功能,打造一站式线上思政教育阵地。在APP中,设置“每日时政”板块,实时推送时政热点解读;“思政微课堂”以动画、短视频形式呈现知识点,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校园风采”发布校园文化活动预告及成果展示,吸引学生关注。利用直播技术开展远程教育,邀请专家线上授课,学生可实时提问、互动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思政教育更加便捷、高效。

构建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外部单位的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成长机会。这种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

注重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发展。鉴于每位学生的独特性,高校可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为学生精准推荐思政选修课程,如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对科技前沿关注的学生推荐“科技伦理与思政”。实施思政教育导师制度,借助线上沟通平台,导师随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学习难题,助力其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提供及时心理支持和帮助。通过运用心理健康监测软件,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心理问题。同时,高校还应设立线上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与思政教师共同值守,确保学生获得即时援助。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推进创新。这包括:融入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革新内容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以丰富教育形式,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促进思政教育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需要坚守核心价值与创新教育模式相结合。坚守核心价值是确保思政教育方向正确、内容科学的基础;而创新教育模式则是适应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只有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才能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在未来,高校思政教育还需要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评价机制。同时,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赵丹 胡小红

本文系武昌工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群)“马克思主义理论”基金项目(基金编号:2021XK03)。

(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

编辑:闫寒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