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商松林 记者刘大泳)近日,佳木斯市前进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再添新成果,辖区首家社区食堂凭借“精准服务、透明运营、惠民利民”的特色模式,成为破解居民“吃饭难”、激活社区活力的民生标杆,其经验入选国家级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前进区以居民核心需求为导向,在便民生活圈中心打造多功能社区食堂,辐射周边孤寡老人、户外劳动者等重点群体。食堂推行“三素8元、一荤两素9元、两荤两素10元”惠民定价,对老年人、残疾人设时段折扣,还开辟休憩区为快递员、学生家长提供热餐饮水。同时,依托 “三晒+三联+N”机制实现透明运营,每日公示菜谱与食材溯源,邀请居民监督后厨流程,每月通过“意见箱+专题会”闭环优化服务。针对当日未售罄的安全餐食,统一登记整理后由社区工作人员配送至周边困难人群家中,在避免浪费的同时传递温暖,真正将暖心服务落到居民“心坎里”。如今,食堂不仅是“饭堂”,更是社区融合平台。
在生活圈布局上,前进区明确建设标准。怡安社区生活圈覆盖1.5万居民,设181个便民商业网点。春光社区生活圈0.56平方公里内,558个网点满足多元需求。新立社区生活圈服务0.3万居民,122个网点保障日常所需。居民参与助老送餐、食材监督等志愿活动,邻里互动频繁。截至目前,食堂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构建起“政府引导、社区搭台、专业运营、社会监督”的多方协同模式,既守护了“舌尖上的安全”,又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充满“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