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赴实战演练现场。本报记者 李健摄
本报讯(张牧秋 记者马一梅 李健)15日,随着秋季森林防火期正式结束,龙江森工集团2025年度秋防工作圆满收官。作为守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力量,龙江森工集团凭借全方位防控体系与科技赋能优势,续写了连续16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亮眼答卷,为658万公顷林海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今年,龙江森工集团始终将森林防火列为“头等大事”,以“林长制”为核心构建四级包保责任体系。为深化联防联控机制,龙江森工集团累计完成“龙威-2025”系列应急预案演练219次、紧急避险演练203次,全面检验队伍协同处置能力。
龙江森工集团还依托数字赋能,利用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功能,构建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查、远程监控、人工瞭望、地面巡护、互联网沟通“六道防线”,实现预警监测可视化全域覆盖。通过“10分钟接收、1小时抵达、2小时核查”的方式,全年核查卫星热点404个。366架森防专用无人机、28处无人机机巢开展巡护3565架次,可突破地形限制完成自主巡护与火点侦察;利用199处远程视频监控搭建地面立体检测网络。升级气象设施,390个林场(所)实现未来3天气象预报全覆盖,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气象支撑。
为强化源头管控,提升巡护效能,各单位在关键区域设立206个森林防火检查站,在高火险期增设临时检查站455个,累计出动巡护人员9.5万人次,严格执行入山火源管控与可追溯管理。自主研发设置630处“智慧卡口”,通过智能语音警示系统和录像监测等设备,实现入山人员动态监管。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与热成像设备,精准排查人工难以抵达的复杂区域,形成“空中+地面”立体巡护网络。同时,通过科学开展计划烧除,有效降低林下可燃物载量,从源头遏制火灾风险。
龙江森工集团以“五进”宣传为抓手,在“5·6”大火反思日、“5·12”防灾减灾日等关键节点,针对居民、学生、留守儿童及老人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教。通过报纸、广播、手机端、网络平台实现全方位覆盖,全年媒体宣传达3.1万次,发放宣传品82.8万份,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