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打出事业单位改革“组合拳”
2025-11-28 20:14: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畅

本报讯(记者姜斌 刘畅)撤销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的七个分支机构,优化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架构……今年以来,北大荒集团党委以一系列改革举措破局开路,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功能重塑,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运行效率,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推进机构重组,促进集约发展。针对部分机构“规模小、设置散、效能低”的问题,集团撤销了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七个分支机构及省农垦职业高中等9个机构,职能分别整合到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182名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整合重组后,实现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盘活事业单位资产,激发了事业单位活力和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压缩管理层级,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优化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结合管理工作实际,撤并4个分支机构,调整4个管理站机构规格,科学调配9个管理站人员编制,将“三级管理”调整为“二级管理”,通过压缩层级实现组织扁平化,将更多资源赋能于一线,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建立了“管理机构+农场”的双主体管理体系,通过明确权责与联动机制,形成了保护合力,提升了整体治理效能。

加强分类管理,激发内生动力。聚焦幼儿教育机构和农(牧)场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需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农(牧)场医院改革及分类规范管理。通过撤并整合、规范保留等方式,持续优化幼儿园布局,目前撤并整合23所、规范保留90所,压缩用工总量641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多元办园模式,提升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质量。综合农(牧)场医院医疗资源、运营状况、服务人群等因素,实施分类管理,划分保障型54家、改善型57家、发展型2家,压缩用工总量804人,同时优化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农(牧)场医院发展活力。

强化编制管控,规范用工管理。统筹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严控编制内人员总量,推动新增编制向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主责主业集中,年初以来公开招聘农业科研、食品工程等人员108人,全面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管理、人事、财务、涉密等关键岗位严禁使用编外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主要采用劳动合同制,后勤服务岗位则普遍推行劳务派遣。建立编制与用工联动约束机制,全面推行“事前审批、事后备案”监管机制,无空余编制的原则上不得使用劳动合同制人员,通过开展编制外用工清理规范工作,清退借用、退休返聘、劳务派遣等人员506人。

优化分配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为激发科研单位潜能,集团在省农垦科学院的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检验检测中心开展试点改革,建立了与业绩、贡献紧密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此举将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研、经济及社会价值深度绑定,不仅提升了收入水平,更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下一步,北大荒集团党委将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监督机制,推动形成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