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生命的精神画传
——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2022-06-17 11:30:50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作者:滕文静

记得小时候,每一个家庭的墙上都有一个月令牌,每一个新年伊始,月令牌上都会订着一本厚厚的日历,每过一天,就撕去一张,一年一年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地从指尖滑过去,雁过无痕。但在生活重压之下的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回归田园的梦想,牵动着我们于不知不觉中的寻觅。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徐立京著、徐冬冬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心中的家园呈现在纸上的样子,我在徐冬冬的画作《四季》当中,看到了绿意盎然的春天,繁花满目的盛夏,露白风清的秋天,还有那被寒冰覆盖着的冷冬……

徐立京是这本书的文字撰写者,她用优美的文字,对一年四季当中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娓娓道来,这是一部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美文,是一部生动刻画自然与生命精神的画传。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春是开启春天的枢纽,这个节令给大地带来滋润万物的气息,从江南的杏花春雨到大漠的塞上烟柳,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季节的柔美与气势磅礴并存的气象。

惊蛰是与春天相接的节令,惊蛰之后桃花盛开,这是一个美丽的节令,让人们不由得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

春分过后,接踵而来的节气是清明,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大节之一,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同时清明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文化意义。人间最美四月天,徐冬冬将清明的气韵在宣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明过后是谷雨,谷雨就像是春天这个季节里盛开的花朵,它柔情似水,温润而又善解人意,在“谷雨”的春雨中,万物萌生,万物都被笼罩在一种幸福的春雨里。

谷雨过后的立夏,是一个转换的季节,气温骤升却不乏温柔的气度,春花虽然凋谢但绿叶满枝头,它彰显出生长的力量,万物都在这个季节里生长。

小满是承接立夏的节令,它代表着大地上的阳气充盈。在画家笔下,小满就像是一个色彩流动的河流,一个个块状的生命仿佛在舞蹈,光与色的流动,预示着一个丰盛的季节即将开始。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令,芒种节令,人们开始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陆游在诗中描写过芒种的繁忙景象:“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过后是小暑,小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小暑节令里最当令的只有荷花,“河边赏荷”是人们在小暑这个季节里最美的夏日消遣。

小暑之后的大暑,热气蒸腾达到了极致,这个节令中,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最大,大暑之后,便是大地上的物产最丰饶的季节。

在经历过大暑的酷热之后,立秋这个节令用渐凉的风收敛了大暑的酷热余威,从徐冬冬“四季组画”里,我们感受到秋天的优雅与从容。

立秋之后的白露,天气渐凉,白露时节展示了秋天最典型的样子,秋天的天空蓝得透亮,辽阔而高远,画家徐冬冬在描绘白露的时候,仿佛落红满径,画面的气息与大地气息的浑然天成,让人从阅读中感到秋天的力道。

秋分时节就像春分一样,它平分了秋天,由此昼短夜长,而白昼越来越短,阴气渐浓,天地无言却孕育着大美,天地处处都有大自然的语言。

寒露时令是从黄叶凋零开始的,在寒露时节百花开尽菊花开,菊花带着遗世独立的风范,让人在悲秋的季节里看到生命的绽放。

寒露过后是霜降,徐冬冬笔下的“霜降”,秋寒之清冷与秋色之热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色彩的对照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这种美,是秋天独有的气象。

霜降之后的立冬,万物转为萧瑟,如果说用一幅画来说明冬天这个季节,徐冬冬的这幅画便是了。在这幅画里,画家用色彩裹挟着冰的气息,凸显出黄河以北的初冬颜色。

立冬之后的小雪,在这个节令中,寒气凝为雪,天寒地冻让生命经历困苦、忍受严寒,但翩然而至的雪花却体贴备至,它冲淡了寒冬给大地带来的悲苦,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小雪过后的大雪,是一年当中真正严寒日子的开始,大雪时令中,经常能看到雪花纷飞、雾凇满枝的景象,严寒肃杀的冰雪世界中,却涌动着另外一种生机,就像英国诗人雪莱说的那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大雪之后是冬至,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在中国的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大地开启了凝固的冷冻模式,预示着否极泰来,生命将进入一个新的轮回。

冬至之后的小寒,这个时令才是冬天真正的主角儿,尽管滴水成冰,却有不畏风雪的寒梅绽放,极冷之中的一点红色,诠释着生命不可战胜的力量。

小寒时节之后的大寒,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收官时令,民间谚语说“小寒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是一年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新年的开始。

徐冬冬在“四季”中表现的大寒,有一种苍凉的力量,大寒时令在一场新的时间轮回中,大自然的“四季”与画家笔下的“四季”真正地融为一体。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人与自然遥相呼应的产物,徐立京和徐冬冬联袂创作的这本《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让读者从中感悟到中国文化的优雅,生命收获的过程。

我们从“二十四节气”之中感悟天地之恩,四季之变,那正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用生命与自然对话中形成的智慧,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人对自然回应与感恩,看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生。

(滕文静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古籍辞书编辑室副编审)


编辑:闫寒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