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大世界的柔软时光
2024-02-02 11:42:4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于瑶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至今已是第25年。于严寒之中点燃热情,缔造冰雪王国;于凛冬之中张开怀抱,笑迎八方来客……这是哈尔滨独有的浪漫,更是我千里之外的奔赴。 冰雪大世界景观。

充满古典韵味的中式冰雕。

充满异域风情的欧式冰雕。

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作家萧红曾这样描写哈尔滨冬天的:“严冬封锁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哈尔滨真的很冷吗?冷。冷到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望而生畏。但乐观豁达的哈尔滨人从不向寒冷屈服,他们怀揣希望,勤劳勇敢,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这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关于冰雪大世界的样子,通过网络我早有了解,但直到我走进园区的时候,才真正领略到这座“城”的魅力,它生动而美丽,却不像徐徐铺展的画卷,而是像黑暗中灯光齐聚的舞台,像寂静中突然奏响的弦音,一瞬间唤醒观赏者的多巴胺。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无疑是主塔“冰雪之冠”,这座建筑高43米,相当于16层楼高,是园区内最高最大的冰塑景观。午后的斜阳懒懒地挂在天边,阳光落在塔身,在晶莹剔透的冰块中来回穿梭,让塔身闪闪发光。站在主塔身边,仰望这座庞然大物,触摸着冰块与冰块衔接的痕迹,想到工人们在松花江上采冰的场景,我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

主塔之外,园区内的其他冰雪建筑让人目不暇接,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式和欧式两个冰塑建筑群——一面是雕栏玉砌,富丽堂皇,充满了古典韵味;一面是尖塔斜顶,简约雅致,描绘着异域风情。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相互呼应,体现了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带给游客更加饱满的体验。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内还有一处以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为灵感设计的建筑群,以巴黎圣母院和北京天坛两处地标建筑为原型,献礼两国建交60周年。当我找到这处建筑群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两座建筑被一架拱桥连接,整体采用蓝色灯光为主色调,清澈而纯粹,四周大面积冰面用炫彩灯光作为装饰。彩色的线条不断闪烁,在变幻中律动着希望。

夜色柔软,灯火辉煌,重新为眼睛设定焦距,整个园区尽收眼底,目光所及皆入我心。梦幻美丽的冰蝴蝶、蓄势待发的航天飞船、令人忍俊不禁的“象牙山F4”造型雪雕。500米长的超级大滑梯伸向远方,雪花摩天轮悠悠旋转,收录着属于这个冬天的故事……这座冰雪之城不同于钢筋之城的喧嚣,它立于尘世,却又超脱尘世。在这里,人们忘却了寒冷,从未泯的童心中唤醒笑容,在冰雪世界中返璞归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冰雪的孩子。

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

除了精心打造的冰雪盛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为游客打造了许多特色项目,为游客带来不同于其他景区的体验。

最受游客青睐的就是大滑梯了。对于大滑梯的火爆我早有心理准备,然而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时,我仍然有些震惊。既来之,则安之。为了感受大滑梯的“速度与激情”,我与友人互相鼓励,加入到排队的长龙中。过了近四个小时,当我坐在特制爬犁上时,喜悦之情已经无法按捺。大滑梯经过科学设计,坡度有急有缓,既能满足游客们追求刺激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引人恐惧。滑梯的前半段是缓坡,在适应之后便会进入陡坡。进入陡坡之后,风在耳边呼啸,羽绒服的帽子也被吹掉了,视线在加速和颠簸中变得模糊,却更显得这个冰雪世界光怪陆离、梦幻多姿。这一刻,我觉得再多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体验完大滑梯,我们直奔“哈冰秀”秀场。有了之前排队大滑梯的经验,这两个小时的等待显得不再那么漫长。随着音乐响起,此次演出正式开始。在热情激昂的音乐中,舞蹈演员陆续登场,欧式宫廷风格的服装制作精美、颜色鲜艳,在舞台灯光的装点下更加华丽。她们身形优美、面容姣好,在冰面上旋转跳跃,干冰烟雾的烘托让她们宛如飘荡在仙境。男演员们同样不输风采,他们技艺高超、富有力量,舞蹈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和女演员配合的托举更是引来了观众们的喝彩声。印象中,如此专业的冰面表演,我只在体育赛事花滑项目的转播中看到过。除了舞蹈,歌曲表演同样引人入胜。当灯光暗下,歌唱演员在追光灯的簇拥下缓缓登台,演唱一曲外国歌曲。我虽不能完全听懂,但极富穿透力的声音直抵心灵,高音处让人仿佛置身山谷回荡不休,低音处又像是在讲述一段凄美的故事,如泣如诉又荡气回肠。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除此之外,在园区内还可以免费乘坐雪花摩天轮,体验滑雪项目,或是去梦想大舞台和“左右哥”一起感受东北的热情豪放,在“喊麦”声中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一同开启一场雪地蹦迪,在冰天雪地中点燃每一个细胞。

热情周到的“东北式”服务

“从此以后,东北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这是很多游客在游玩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刺骨的严寒却造就了东北人火热的性格,热情善良的哈尔滨人也不例外,他们真诚对待每一位朋友,努力让每一个人宾至如归。

刚进入售票大厅时,由于游客过多,一时间我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候一位工作人员主动来到我身边,询问我有什么需求。他为我耐心解答,帮助我从手机里找到入园码,并为我此次游玩作了简单的建议。这周到的服务让我感动,不禁对他说了一句:“太到位了!”而他,用东北人的方式给了我特殊的回应,大笑着说:“那必须滴!”

在排队大滑梯时,游客较多排队时间较长,为了给游客们更好的游玩体验,广播循环提醒大家要合理安排游玩时间。对于更多执着的游客,园区给了他们“哈尔滨式”的温暖和陪伴。不时会有几位工作人员拎着热水壶来到队伍中,为大家发放姜糖水暖身,偶尔夹杂几句玩笑,为无聊的等待增添了乐趣。

细心体贴的还有大滑梯的工作人员。坐在爬犁上时,工作人员弯腰把绳子套在我的脚上,为我讲解注意事项,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不知他一天要重复多少次。看到我略显单薄的身子,他打趣道:“孩子,你也太抗冻了吧!”我一边向他解释:“穿得多,就是太瘦啦!”一边因为他的关心升起一股暖流。然而,因为“瘦”引起的关注还没结束,在滑梯收尾的缓坡上,由于体重较轻,我竟然提前十米停住了,任凭我再使劲也没法挪动。后来,我在一旁等待友人。一个又一个游客滑下来,每个人他们都热情对待,“真厉害呀!”“你胆咋这么大!”“小姑娘,怕不怕呀?”他们会累吗?怎么会不累呢?但我知道,他们不怕累,只是怕招待不好哈尔滨的客人。

消费区同样周到,不光是因为餐饮、奶茶、文创等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更是因为这里价格公道、管理有序。在文创区,我买了一个“索菲亚教堂”造型的冰箱贴作为纪念,这个冰箱贴制作精美,质感扎实,只需要28元。

这里虽然寒冷,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人们素不相识,却亲如一家。这是东北的魔力,是哈尔滨的魔力,是每一个追求美好、热爱自由的追梦者拥有的魔力。

编辑:闫寒
审核:
统筹: